同志驕傲月為什麼是 6 月?台灣同志遊行卻在 10 月!彩虹旗背後又代表什麼意義?

A senior couple sitting together on a sunny beach, enjoying leisure time in summer.

一到 6 月,世界各地的人們高舉彩虹旗,是為了全球的 LGBTQIA+ 族群表達支持、認同,慶祝性別多元、平等的日子,彰顯各種不同族群的尊嚴、平等與愛,來對抗社會的性別歧視、暴力。因此,每年 6 月被稱作「同志驕傲月」(Pride Month),是一個以「愛」為名的月份,在世界各大城市也在這個月裡舉辦各種不同遊行與慶祝活動。但 6 月為什麼被定為「同志驕傲月」呢?這背後的故事是什麼?

二次世界大戰後,美國各地人權運動風起雲湧。在 1960 年代的美國社會及法律,仍然對於 LGBTQIA+ 社群存在一定的偏見與歧視,甚至在美國部分州,同性間的親密舉動、變裝等都可能被處以刑罰,例如紐約州的「反自然罪」;甚至招待同志的店家,也可能被吊銷營業許可。

當時,具有 LGBTQIA+ 身分者,不論在何方,以何種方式公開地表達自我,都深怕因「反自然罪」而遭逮補,也害怕自己身為 LGBTQIA+ 的身分曝光後會遭受攻擊、失去工作和生計。在這樣的環境下,他們長期生活在社會的陰暗面,聚會活動等社交場合也十分隱蔽,位於紐約的石牆酒吧是少數他們能放鬆、做自己的聚會場所。

1969 年 6 月 28 日清晨,美國紐約市的 9 名警察走進位石牆酒吧進行取締,針對酒吧的顧客們展開具侵略性的搜查,如變裝皇后被迫到浴室進行脫衣搜身、強行將所有顧客帶走。當時,被逮補的女同性戀者企圖反抗而遭警棍毆打,激起 LGBTQIA+ 們積累已久的情緒爆發,當晚暴動持續約 45 分鐘;但事件並未落幕,隔天有越來越多群眾聚集,示威遊行持續了 5 天才平息結束。 這件事被稱為「石牆事件」(Stonewall riots),或是「石牆反抗」雖然只是短暫的示威遊行,但卻也成為點燃日後行動、改變 LGBTQIA+ 族群的開端。

衝突發生不久後,當天拒絕配合警方的 Marsha P Johnson 及 Sylvia Rivera 成立「街頭變裝行動革命」(Street Transvestite Action Revolutionaries,STAR),也是同志解放陣線(Gay Liberation Front)的重要領導組織。隔年,紐約市民為了紀念這場抗爭,上萬人聚集在中央公園舉辦第一次的同志驕傲遊行,當時的遊行口號正是:「Say it loud, gay is proud.」;1971 年,其他國家城市如倫敦、巴黎、柏林等地也陸續響應此活動,到如今發展成 6 月份的同志驕傲月。

文章取自:社企流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